換熱機組是供暖、空調及工業(yè)生產中實現(xiàn)熱量交換的核心設備,堪稱系統(tǒng)的“能量樞紐”。但許多用戶因忽視其日常維護與保養(yǎng),較終付出高昂代價——輕則效率下降、能耗飆升,重則設備報廢、安全事故頻發(fā)。
首先,效率衰減與能耗激增是較直接的后果。其核心部件(如板式換熱器的板片、管殼式換熱器的換熱管)長期運行后,表面會結垢(水中的鈣鎂離子形成水垢,厚度每增加1mm,傳熱效率下降8%-15%)、積灰(空氣換熱時粉塵附著)或腐蝕(水質或氣體中的酸堿物質侵蝕金屬)。若不及時清洗,熱阻大幅增加,機組需消耗更多能源才能達到設定溫度。例如,某供暖項目因未定期除垢,板式換熱器結垢厚度達3mm,導致熱效率降低40%,供暖季電費比正常情況高出近30萬元。
其次,設備壽命急劇縮短,維修成本成倍上漲。腐蝕會逐漸穿透換熱管壁(管殼式換熱器常見),引發(fā)泄漏;板片結垢后承壓能力下降(水垢使板片局部應力集中),可能導致板片破裂。某化工廠因長期未更換腐蝕的墊片,一次運行中換熱器突發(fā)泄漏,高溫蒸汽噴出造成管道變形,維修時不僅需更換全部換熱管(成本占機組原值的60%),還因停產導致每天損失數十萬元產值。

更嚴重的是,安全隱患可能致命。換熱機組內部結垢或堵塞后,流道截面積減小,流體流速加快(如循環(huán)水流量降低30%),可能導致局部過熱(管壁溫度超材料極限),引發(fā)爆管;若機組配套的安全閥、壓力表未按時校驗,超壓時無法及時泄壓,甚至可能引發(fā)爆炸。某醫(yī)院供暖系統(tǒng)曾因未清理換熱器水垢,導致管道壓力驟升,安全閥失效后管道爆裂,熱水噴涌造成大面積積水,不僅損壞醫(yī)療設備,更危及患者安全。
此外,維護缺失還會影響系統(tǒng)穩(wěn)定性。換熱效率下降會導致末端設備(如暖氣片、風機盤管)供熱不足,用戶投訴率上升;頻繁啟停(因無法維持設定溫度)會加速電機、水泵等部件磨損,進一步增加故障概率。
事實上,規(guī)范的維護僅需少量投入:每季度清洗一次換熱表面(板式換熱器用專用清洗劑,管殼式換熱器采用高壓水槍或化學除垢)、每年更換一次密封墊片、定期校驗安全附件(壓力表每半年檢定一次,安全閥每年測試一次)。這些簡單的操作,卻能避免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損失。
忽視換熱機組的維護保養(yǎng),本質上是“省小錢、砸大錢”。唯有建立科學的維護計劃,才能保障設備長期穩(wěn)定運行,守護生產生活的安全與效率。